2024年09月04日
根据民航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8月,国内无人机使命登记系统注册无人机数量达到111万架,较2022年底增长了15.9%。随着无人机数量激增,近年来无人机“黑飞”事件屡见不鲜,无人机对司法监所安全的潜在威胁逐渐凸显。
通过整理近年来安全事件报道,国内外频繁发生无人机入侵司法监所的安全事件,涉及传递违禁物品、窃取监管信息、协助逃脱、甚至策划恐怖袭击等多种类型,给司法监所安全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无人机防御系统的部署刻不容缓。
司法监所出于占地面积、保密性等考虑,多建造在远离城市的地区,有着其独特的安防需求和难点:占地面积大、防范空域空旷,入侵无人机可能从任何方向进入,需要对防范区域进行全天候全时段无死角的无人机探测和反制。
本无人机防御系统主要用于对警戒区域的“低小慢”目标进行探测、识别和反制。该系统主要由无人机探测雷达、无线电侦测和干扰等设备组成。
其中,无人机探测雷达是调频连续波雷达,具有探测能力强、测角精度高、虚警率低、航迹跟踪稳定、不易受环境干扰等技术优势,支持24/7全天候运行、360°全方位预警,用来发现、监视、跟踪、测量活动目标。雷达将这些目标的运动信息按照规定的格式传输上报给监控中心,以便随时掌握监控区域的运动目标的实时相关信息。
无人机侦测和反制设备基于智慧频谱技术,通过无源被动感知无人机信号特征并识别和定位无人机,也可自主学习无人机信号,不依靠数据库,识别疑似无人机,利用单站精准三维定位无人机及遥控器的位置,并作出反制安排,具备无人值守功能,设备侦防一体,小巧易用,能同时多架次侦测和反制所有黑飞无人机(包括大部分工业级无人机)。
系统建设以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应用为目标,以实际效果为标准,贯彻“适用、可靠、先进、经济”的原则,立足成熟技术,满足当前任务需求,保证设备性能和可靠性。
系统建设的目标如下:
系统建设满足以下原则:
公司围绕司法监所无人机防御课题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此次研发的无人机防御系统是经多年努力取得的重要成果。该系统在国内外众多项目上得到验证,误报率、稳定性和反制打击能力得到检验,性能指标均达到且优于行业标准。
图 1部分国内应用案例展示
无人机防御系统由无人机探测雷达、无线电侦测和干扰设备以及管控平台(可融入已有监控大屏)组成。侦测防御系统具备无人机早期预警、无人机跟踪定位及无人机反制功能。通过无线电侦测和干扰设备监测当前电磁环境的无线电信号,实现对无人机的早期预警,同时无人机探测雷达可以提供无人机方位信息。除此之外,无线电侦测和干扰设备、雷达探测设备可以提供精准的方位引导,且对该频段电磁信号进行有效压制。无人机侦测防御系统可完成100KHz~6GHz频段范围内的无人机早期预警、多目标实时跟踪定位、无人机有效反制整个闭环工作。
图 2无人机侦测防御系统组图
雷达探测分系统是用雷达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雷达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
主要用于对低空飞行器进行探测定位,可区分筛出鸟类,准确度高、虚警率低,对输出目标四维坐标信息(距离、俯仰、高度、速度),并通过分析目标的位置、回波等信息对其进行识别分类,并上报指挥控制系统。雷达可同时对多批目标快速作出响应,具有全空域搜索转局部搜索功能,可与干扰反制系统级联动。
无人机无线电侦测分系统能实现对异常无人机电磁信号的预警防范,是为提高敏感区域安全管理而开发的专用安防产品。它基于无线电侦测感知技术,对安全区域实施保护。无人机无线电侦测分系统具备无线电侦测全天候、远距离、早期预警探测的特点,能最大效果的监控异常电磁信号,为敏感区域创造安全的空域环境。
无人机无线电侦测分系统不仅可以监测当前环境中的无线电信号,针对无人机的电磁信号,更具备精准测向能力,以下通过分析无人机机理来了解系统工作原理。民用无人机生产简单、价格低廉、销售渠道多、个人容易获取,具备的主要特点如下:
无人机的遥控遥测系统组成图如下(以大疆为例)。
图 3 无人机遥测遥控组成
当前,许多飞控和图传信号均工作在2.4GHz,且在 2400MHz~2483MHz范围内呈动态变化,飞控信号占用带宽2MHz,持续时间短,频点在各个信道间切换;图传信号占用10MHz,一段时间内电平值和频段较稳定。如精灵 4 无人机使用 Lightbridge 技术,区别于传统 WiFi 信号传输,使用高效的单向广播数据传输方式,增加了控制距离,理想情况可达2公里;上行链路飞控信号采用跳频(FHSS)+ 扩频(DSSS)技术,传输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下行图传链路采用 MIMO 多天线技术和OFDM 调制方式;下行图传链路实时监测各信道干扰状态,动态选择最优信道工作(如下图所示)。
图 4无人机遥测遥控频谱
通过监测遥控与图传信号,可以在时域与频域对信号进行有效识别(如下图)。
图 5无人机遥测遥控频谱信号识别
通过对上述无人机的特点分析可知,作为无人机“神经系统”的无线电遥控遥测设备在起飞后处于持续工作中并不断向外辐射着无线电信号,这个可以作为侦测处置的切入点,通过综合分析处理,发现并识别目标,确定目标辐射源方位,有效提升无人机检测概率。
图 6无线电侦测系统工作原理
无人机无线电干扰分系统,通过发送无人机常用的无线电波,来覆盖或淹没无人机通讯和导航信号,使无人机无法正常接收和解码通信信号。这种干扰方式通常被称为“信号淹没”,可以有效地干扰无人机的遥控通信系统,从而干扰无人机的飞行和控制。根据无人机的设计不同会产生返航、驱离、降落以及坠落的管制效果。这种技术具有非接触性、快速响应和高效率等特点,是目前无人机反制领域的一种有效手段。
图 7无线电干扰无人机示意图
管理平台为无人机防控系统的显控中心。平台提供全面的无人机探测、识别及反制能力,能快速、精准、高效处置入侵无人机目标。平台通过组网与雷达探测分系统、无线电侦测分系统互联通信,进行数据整合、解算、策略分析、信令控制等操作。最终,通过无线电干扰分系统来驱离或迫降无人机。
该平台采用网络接口,可实现多设备,多系统组网数据共享。是一套具有开放兼容、接口标准化、集中控制、数据融合的开放性平台。从而实现以三维平台为支撑,全面的设备集成为基础,完善的算法为核心实现从模型、矢量数据的生成到多路数据汇聚到统一终端展示实施追踪打击的完整业务链。
图 8管控平台图
在防御区域部署无人机防御系统,实现对外来无人机预警和拦截。无人机防御系统主要由探测单元、反制单元及操作系统组成。技术方案对比如下:
技术手段 | 优点 | 缺点 | |
雷达探测 | 探测距离远,虚警率低,能准确获取无人机方位、距离、速度、高度等数据,且航迹跟踪持续稳定。 | 价格相对偏高。 | |
无线电频谱探测 | 单站测向 | 单个探测单位,部署简便、成本较低。 | 只能侦测方向,不能精确定位无人机,无法显示无人机飞行轨迹,对于特殊频段通信的无人机无法侦测。 |
多站定位 | 多个探测单元,能够精确定位无人机、感知移动轨迹。 | 对于特殊频段通信的无人机无法侦测,部署相对复杂,价格相对较贵。 | |
光电探测 | 能够得到无人机实时图像、便于工作人员判别和处置。 | 受天气影响较大,大雾及有遮挡情况下效果差。 |
技术手段 | 优点 | 缺点 |
软杀伤网式拦截 | 次生灾害小 | 操作不易、网弹容量有限、作用距离有限、成功率低。 |
激光炮击毁 | 物理烧毁、对所有无人机均有效 | 价格昂贵、体积大、重量大、不便于部署、存在误伤可能。 |
GPS诱骗 | 对于无线电静默无人机效果较好 | 开启时对防区内甚至周边GPS的设备系统干扰很大。 |
无线电干扰 | 对绝大部分无人机有效,同时反制距离远、可同时对多个目标反制 | 可能造成WIFI设施受影响。 |
序号 | 技术手段 | 优点 | 缺点 |
方案一 | 频谱探测+无线电干扰 | 识别机型,建立黑白名单,结构较为简单、覆盖区域大 | 精度较差,虚警率高,无法准确显示无人机飞行轨迹,对于特殊频段通信的无人机无法侦测。 |
方案二 | 光电探测+无线电干扰 | 可以得到图像信息,便于取证 | 受天气影响严重。 |
方案三 | 主动雷达+无线电侦测/干扰 | 用主动雷达实现目标精准定位,用频率探测实现机型识别,建立黑白名单。 | 整体价格相对偏高。 |
结合上述对比分析,建议选择方案三:主动雷达+无线电侦测/干扰技术路线。
无人机侦测防御系统提供无人机探测预警功能、无人机跟踪定位功能、无人机反制功能。
系统通过无人机探测雷达,当目标进入防区时,通过雷达主动搜索探测输出目标精确的位置信息,包含距离、角度、速度、高度。同时以无人机发射无线电信号作为目标,在遥控器开启后的第一时间(无人机尚未起飞),系统可迅速自动对其进行探测和发现,并对探测到的无人机信号进行自动告警。
系统可实现对多台无人机同时进行测向定位、跟踪并在上位机上,基于地图上实时显示轨迹。通过智能AI学习算法,和对无人机的大数据分析,能够大幅减少漏报和误报,实现多台无人机的实时精准跟踪和定位。
干扰拦截系统通过发送无人机常用的无线电波,来覆盖或淹没无人机通讯信号,使无人机无法正常接收和解码通信信号,从而使无人机失去飞控指令,使之无法正常飞行。根据无人机的设计不同会产生返航、驱离、降落以及坠落的管制效果。
图 9无人机防御系统示意图
序号 | 设备名称 | 设备型号 | 设备外观 | 数量(套) | 价格 |
1 | 无线电侦测和干扰设备 | TXPJ2000 | 1 | ||
2 | 无人机探测雷达 | TXPD3000 | 1 | ||
3 | 管控平台 | 1 |